【摘要】目的:创伤后机体向无氧代谢转变导致产热能力明显降低,从而更易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在寒区战场恶劣条件下,随着机体核心温度的快速降低,预后变差。目前各种主(被)动复温装置只能满足基本复温要求,而对于重度创伤性低温患者,通常无法用传统复温法存活。随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设备的发展,ECMO复温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此类患者。方法:结合寒区战场创伤的特点,对文献进行搜索,评价目前的核心温度测量方法,并对启动ECMO系统进行复温的相应标准进行总结。结果:寒区创伤性低温患者复温前精确测量核心温度十分必要,食管下段温度是寒冷环境中反映核心温度较好的标准。对于低温分期Ⅳ期患者(核心温度<24℃),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可作为首选复温方法。对于低温分期Ⅲ期患者(核心温度24℃~28℃),当出现低体温不能通过外部主动复温装置改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或难治性酸中毒时,也应及时应用VAECMO复温。结论:在寒区战场恶劣条件下及时应用ECMO复温可显著降低重度低温患者的病死率,但仍需大量实质性临床数据以及高质量随机临床试验提供进一步证据支持。
【关键词】
《建筑知识》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外医疗》 2015-07-03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5-06-26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7-01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6-29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